找到相关内容24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杨勋 佛教徒企业家的三种境界

    跨国公司,如佛教中的莲花一样不失亲合力,同时焕发出强大竞争力,杨勋正用一双巧手轻轻托住。   菩萨境界:回馈度人   杨勋的心术、法术、取物、御人,伴随旭日集团的成长,开始进入第二种境界。第一、...

    杜兆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2173061.html
  • 谈佛教戒律对于心理治疗的借鉴意义

    ,由于无相忏悔是忏悔犯戒根源———妄心的忏悔,所以只要一念回光照见妄心本空,就能像釜底抽薪一样彻底达成除灭根本罪缘的目的。[17]   同样理趣,《西藏医心术》也对宗教修行者有如此忠告:千万不要把心...第2期。  [18] 东杜法王仁波切《西藏医心术》,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版。  [19] 陈兵《佛教心理学》,即将出版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573546.html
  • 札嘎仁波切著:山法宝鬘论(三)

    内部的纪律也是一窍不通,所以无论如何解释,他们也没办法理解。以诸如此类的事屡次搅扰上师与僧众的心,何时也不能与这种恶劣之人交往。  所谓的人格不好概括而言,也就是说心不正直。心不正直就是说心术不正。心术...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再密切也无所顾及。因此说他心术不正。他们这类人,上至上师堪布阿阇黎,下至新来的小僧人必须对他尊重、恭敬、爱戴,如果口中不称赞他说“你很优秀、你很神奇”,他就会怒气冲冲,相反,他自己对...

    札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542029.html
  • 永平元禅师清规卷下

    王子。如来之俗弟也。即充知事。果作罗汉。见佛之功德。证果之先踪。可贵者欤。可慕者欤。然则道心之人稽古之人。必可充矣。无道心之辈。不可充也。知事之心术。与住持之心术同矣。仁义为先。柔和为先。大慈大悲...四倒何为。三毒难脱。纵求才于山野。易得人于丛林乎。设使择真伪。不可壅贤路。如见其人。必举其人。举而不登。未足为恨。大都短虑不为先。远虑是心术而已。监院。见有利而不可喜。逢不利而不可忧。名誉·利养障道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1343045.html
  • 约翰·布洛菲尔德著:西藏佛教密宗(5)

    都会遭到那些修持深奥的信徒们的拒绝。如果他们能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获得这一切,那么他们就会极力不表现出来,除非是在完全证实了其紧急使用的背景下。最常见的远来之力量是心灵感应(传心术),大家在亲自与藏族人接触...有人对显示不正常的力量表示出了强烈的厌恶,甚至讨厌提及这一切,除非是为了警告信徒说他们不应该过分重视这一切。某些力量(诸如传心术或心灵感应)则会在完全是平平常常的背景中表现出来和很难掩饰;其它力量(疾速...

    约翰·布洛菲尔德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047700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方法学理路之探索

    文史通义》益之以“史德”,即是著眼于研究精神与著述之态度,故云:“能具史识者,必知史德。德何者?谓著书之心术也。”又云:“文史之儒,竞言才、学、识,而不知辨心术,以议史德,   p. 341  乌可乎哉?”这表示心术之重要性,远在资质、学力与见识之上。现代学者固然不一定能达到张载《论语说》所说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之境界,但为学所以致用,以“淑世”(to ...

    朱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751741.html
  • 言意”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

    名问题的比较完整的论述,提出“物固有形,形固有名”  “以其形因为之名”“循名而督实,按实而定名,名实相生,返相为情”(注:《管子  ·心术上》、《九守》。)等观点。战国时名家公孙龙专门写过一篇《名实...才能真正体悟到最高本体的“道”,才能进入与道为一,天人合一的境界。  老子讲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,“玄鉴”(注:《老子·十六章》。)稷下道家讲“静因  之道”“洁宫”“去囿”(注:《管子·心术上》。)...

    谢丰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2740748.html
  • “言意”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

    “循名而督实,按实而定名,名实相生,返相为情”(注:《管子·心术上》、《九守》。)等观点。战国时名家公孙龙专门写过一篇《名实论》,说:“天地与其所产者,物也。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,实也。”“夫名,实谓...到最高本体的“道”,才能进入与道为一,天人合一的境界。老子讲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,“玄鉴”(注:《老子·十六章》。)稷下道家讲“静因之道”“洁宫”“去囿”(注:《管子·心术上》。)荀况的“虚壹而静”(注...

    谢丰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0641055.html
  • 茶禅同一味

    茶经》“重术轻心”的日本翻版,但却大篇幅加入“服桑木法”、“服桑椹法”、“服高良姜法”,乃至以阴阳五行说明医理等等和吃茶无关的内容。因此,与其说它是一部“心术并重”、茶道与禅道合一的茶书,不如说它是一部建立在中国古代医学和药学的医书【详见古田绍钦:《荣西·吃茶养生记》,[东京]株式会社讲谈社,1994年,401~416页。】。   在日本,“心术并重”、名副其实茶、禅合一的茶道,要到珠光(村田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5453434.html
  • 慧能禅法的伦理意义与价值

    其伦理价值的绝好证明。正由于新兴的禅门如柳宗元所说乃是以“心术”面目出现的,它把佛教烦难的修持转变成了心性修养功夫,因而不重视多与中土传统道德规范相背离的戒律,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破除了与世俗伦理的...包括神秀等人的揄扬下,朝廷遂有迎请慧能人京之议。根据王维记载:“则天太后、孝和皇帝并敕劝谕,征赴京师。”而关于朝廷召请慧能一事,柳宗元碑也曾说到,不过只提到中宗,并明确说到朝廷“取其言以为心术”。如果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0464975.html